2025/02/27 浏览量: 作者:克什克腾旗老区建设促进会 经棚镇人民政府 张旭琦 来源:赤峰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
在克什克腾旗革命老区经棚镇,一根根看似不起眼的菌棒正悄然释放出巨大的“蘑”力,为农民开辟了增收致富的新途径,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走进联丰村的菌棒加工车间,伴着轰鸣的机器声,数十名工人规范有序、操作娴熟地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工人们忙着搅拌木头原料、套袋制作菌棒、高温消毒杀菌、装车运送菌棒……一袋袋菌棒正在以高效、精准的方式被生产出来。随着食用菌产业一年年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人到菌棒生产车间里务工。如今,菌棒加工已拥有相对成熟的生产技术和稳定的销售渠道,联丰村年生产菌棒300万左右,在菌棒加工车间务工人数80余人,为农户增收100万元左右,为本地群众牢牢撑起特色种植的“致富伞”。
“小菌棒”虽小,但给周边农民带来的却是增收致富的新希望。近年来,经棚镇联丰村依托自身独特的区位和产业优势,积极探索“产业兴旺”新路径,倾力打造优质食用菌棒,以产业兴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实现“小菌棒”“撬动”乡村振兴“幸福门”。让菌棒棒变身“金棒棒”,促进村民增收,开创民富村强新局面,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但在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同时,废旧菌棒的处理也成了一个棘手的事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经棚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深加工将废旧菌棒制成颗粒燃料,这种燃料具有热值高、燃烧稳定、无污染等优点,可用于居民取暖燃料,实现了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同时废旧菌棒经过加工处理形成的颗粒燃料,经过燃烧后二次产出的炉灰废弃物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可加工成农家肥料使用,有的地方还直接利用废弃菌棒将其加工为水产禽类的饲料,或者经过发酵加工成农田肥料、沼气等等,可谓实现了华丽的蜕变。
经棚镇光明村鲜之源家庭农场负责人王晓华介绍说:“我们现已投入资金180万元,购入两条先进生产线设备,设定破碎、粉碎、除尘、治粒、冷却、包装等环节,每年可消化废旧菌棒700余万棒,原材料回收覆盖全镇5个食用菌大棚园区,累计可产出颗粒环保燃料560吨,为群众节约取暖费用达9万元。”
蓝图绘就千般景,奋楫振兴此其时。经棚镇正沿着绿色生态环保的道路走向乡村和美、村民富足、产业兴旺。下一步,经棚镇将继续从菌棒破题,不断构建全镇循环产业体系,用特色产业和生态循环经济激发乡村振兴的“最强动能”,全面推进和美乡村,生态宜居乡镇的建设,为加快乡村振兴绘就“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