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红色史话》 宋玉德 特等劳动模范

2024/11/15  浏览量:   作者:于天慧  来源:赤峰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

宋玉德,1914年出生于克什克腾旗经棚县新井区关东车村,中共党员。克什克腾旗解放后任关东车村党支部书记。

1948年3月,宋玉德创办由16户组成的克什克腾旗第一个农业互助组,实行改革农具、缩垄增行、推广优良品种等生产措施,当年秋天,在山区贫瘠的土地上创出了高产,取得了平均亩产185公斤的好成绩。1949年春,宋玉德组织关东车村实行统一领导,本着自愿两利、等价齐工、按日记账的原则,成立了9个变工互助组。工资计算上,牛工、人力、犁杖各顶一个工,实行牛工换人力。全村有土地3100亩,栓了46副犁杖、30副磁子。夏锄中带领群众,土地榜3遍的600亩,榜2遍的1100亩,其余的榜1遍,普遍拔草1遍。秋收时组织140把镰刀,采取割一段评一段、随割随拉随记工等措施,并组织了检查小组,12天割完地。早田种完后,组织开荒600亩,种上了荞麦。改建了5间土房,创办了学校,适龄儿童23人就读,并有外村10名儿童就读。

1949年12月,宋玉德被克什克腾旗人民政府授予“特等劳模”称号,同时被评为昭乌达盟劳动模范;出席了1949年2月 在承德召开的热河省劳模大会,被授予热河省“特等劳模”。宋玉德参加劳模大会回到关东车村后,积极工作,调整变工组织,做出生产计划,把熟地种上后,组织群众开荒种晚田。

1950年、1951年,宋玉德两次出席全国英雄模范大会,在中南海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2年1月,宋玉德组织关东车村9户农民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土地入股分红,有22个劳动力和350亩土地,这是克什克腾旗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4月2日,宋玉德以精耕细作多打粮食,支援国家建设为中心内容,以水、肥、土、种、耕、细、早七条农业生产措施向山西省劳模李顺达、钟桂兰发出挑战,同时以此内容向昭乌达盟全体劳动模范提出挑战。4月22日,宋玉德给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乌兰夫写信,汇报了自己创办的克什克腾旗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情况,并表达了进一步办好合作社、实现增产丰收、支援国家建设的决心。1952年7月13日,中共昭乌达盟委要求,经盟委批准试办的韩余贵(阿鲁科尔沁旗)、宋玉德(克什克腾旗)、任子厚(巴林左旗)三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只准办好,不准办坏”。1954年3月在克什克腾旗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宋玉德当选为克什克腾旗人民政府委员。1987年春病故。(于天慧)

       参考文献:

著者:克什克腾旗老区建设促进会·《克什克腾旗革命老区发展史》·2021年3月。

著者:赤峰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赤峰市革命老区发展史》》·202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