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红色史话》 辛亥革命时期赤峰平息分裂祖国武装叛乱的斗争

2024/04/15  浏览量:   作者:于天慧  来源:赤峰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

1911年,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主张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家,在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上层人士中引起了强大反响,一部人积极拥护孙中山的主张,也有一部分反动势力主张推翻清朝封建帝制后,建立封建统治下的所谓的独立国家,企图破坏中华民族的统一。所以,辛亥革命后,一部分反动王公为了维护其在清朝时所获得的既得利益,在外国侵略势力的策动下开始走上了民族分裂的道路。

1912年春,昭乌达盟扎鲁特左旗协理台吉官布扎布,敖汉左旗台吉额尔德恩朝克图,喀喇沁右旗台吉海山等人先后发动了武装叛乱。与外蒙古哲布尊丹巴集团互相配合三路分兵,向内蒙古各地发动了军事进攻。北洋军政府袁世凯调集了东北三省的军队和毅军、晋军,以重兵进行武装平叛。在以军事平定叛乱的同时,还对未参与叛乱的王公们进行了“安抚”笼络。袁世凯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蒙旗王公制度照旧的命令同时还颁布了一系列优待王公世爵的条例。分裂祖国的叛乱行为同时遭到一部分爱国蒙古王公的反对,11月19日,翁牛特右翼旗郡王赞巴勒诺尔布首先赞同孙中山的共和,后与卓索图盟、昭乌达盟及驻北京爱国蒙古王公在《民主报》发表声明,谴责库伦(乌兰巴托)活佛与少数蒙古王公“妄称独立,伪立政府”, 是分裂祖国的活动,否认库伦傀儡政府与俄国签订的非法协约,宣布“内蒙古全部6盟及科布多、乌梁海、青海、新疆各盟均赞成共和,协同汉满回蒙人民共建新国”。

       沙皇俄国政府为了实现它的侵略野心,对赤峰地区进行了侵略活动。它的侵略策略,主要是采用经常收买策动蒙古王公叛国、挑拨民族关系的手段制造混乱,从中渔利。沙俄指令库伦傀儡政权军队南侵,妄图武力兼并整个内蒙古地区,1913年1月外蒙古活佛政府作出决议:向处于危急状态的内蒙古派遣五路人马。窜犯内蒙古各地,据《蒙古自治时期史》记载,这次窜犯的军事部署是:第一路---游古组尔庙,协理齐米德策凌的部队;第二路---乌里岗爱,海山公、巴布扎布长官的部队;第三路---两苏尼特,那逊拉布济赫公的部队;第四路---呼和浩特,索林诺木道尔济的部队;第五路---乌拉特三旗,黄河,竹特格勒图长官的部队。

这些部队由沙俄教官进行训练,任务是从内蒙古地区驱逐中国部队,并于1913年1月挺进内蒙古地区。

面对五路进犯的外蒙古库伦傀儡军,驻守赤峰林西县的毅军米振标部积极应战。《林西县志》对于毅军英勇抗击叛军的战斗情况也做了详尽的记载:毅军米振标部于六月提师北进,“用兵坝外”,“驰剿漠北”,与库伦傀儡军第一路奈丹扎布的军队战于乌泊罗河。与此同时,库伦傀儡军第二路在巴布扎布带领下,在多伦、张家口一带窜扰。担任锡林郭勒盟一带防守“于旅沈团”,在与巴布扎布交战中,作战不利,节节败退,“遗弃军械,实以资敌人”。紧接着,巴布扎布乘虚攻占了经棚,并危及林西。八月,奈丹扎布率军南进,东由乌泥汰入境,西由什巴汰入境,并占据了林西县的五十家子、朱尔沁庙等要害。这样,对林西就构成了三面包围之势。使林西陷入“一旅孤悬”,“数千之众御五路之冲,有垒卵之危”的困境。攻入林西的奈丹扎布的部队,大事烧杀淫掠,“逢人即用枪毙,遇场围屋宇即用火烧”,殉命者难以数计,“全境人民逃亡十之七八”,“焚烧则烟焰障天,淫掠则哭声震地”。

在援军尚未到来的时刻,毅军只好孤军作战,四处防御,先后同库伦傀儡军进行了大小几十场战斗。当时,米振标督师在外,电令热河总理营务处,前敌司令部参谋长姚致远留守林西城。姚指挥于林西四边要塞、刘家营子等处设卡垒阻击。因战斗激烈、持久,子弹不多了,“有来请者,姚致远则不动声色,从容以应之曰:子弹尚多”,“我兵士知子弹不缺,均各踊跃争先,期灭朝食,当斯时也,无日不战,无时不战,相持至十四日之久”。子弹告罄,援军无期,毅军则集中兵力突破西路,在刘家营子至热水汤一带展开激战。九月初二,于孤山顶轻骑奇突,夺取了库军营垒,在战斗中毅军中路步兵第四营营长王怀有、先锋马队28营营长刘殿起战死。随后派一股骑兵,绕赴库伦军背后,突然袭击,歼灭了一部分围林西库伦军,挫伤了敌军的气焰,突破了库伦兵对林西的包围。而后毅军又乘胜出击。1913年秋,镇守赤峰的毅军张殿如部,在库伦傀儡政府军攻陷经棚镇,围困林西城的紧急情况下,急驰北上增援米振标部,由于米部和张部的合力战斗,收复了经棚镇,并在刘家营子、汤上(现热水镇)等地与愧儡军激战,出奇制胜击败巴布扎布的叛军,并乘胜追击,迫使敌军全线溃退。“边陲要塞一律完全收复。”

经此一战,外蒙古库伦傀儡政府进犯内蒙古的军队,有两路在林西遭到严重打击,用武力占据内蒙古计划遂告破产。这次战役中,毅军阵亡将士有70余人,为了祭奠忠魂,毅军司令部于1914年在林西城内修建“忠烈祠”一处,用来纪念阵亡的将土。

1913年,米振标鉴于战事中林西城墙又矮又窄,不易固守等原因,命各营土兵重筑林西城墙,以加强城防。毅军的军饷充足,饷钱全是银洋,用牛车从赤峰往回拉。以前林西的商业凋敝。毅军来后情况有了改变,在毅军镇守林西期间社会治安稳定,不少商贩就纷纷到林西做买卖,开商号。民国四五年时,林西的大小商号就有200多家。毅军的军纪很好,很少有士兵闹事。司令部(镇守使署)有一个缉查队,一个值日官抱着令箭,领着五六个士兵,穿着专用号坎,(一种作为标志用的背心)在街上巡查。

1915年冬,沙俄唆使巴布扎布借返旗的名义率领四五千众窜入内蒙古,沿路大骚扰,民国政府命令多伦、林西一带的驻军出兵围剿。11月,巴布扎布再次败逃,毅军追至尤格吉庙(今中蒙边境的尤格孜尔庙)。11月23日,毅军、奉军一举攻占尤格吉庙,毙伤巴部1500多人,缴获大批武器,巴布扎布率残部再次逃窜。在毅军回师时,天气突变,寒冷异常,冻死200余人,冻伤三四百人。

为了表彰战功,林西各界为米振标勒碑刻铭。是年,米振标晋上将衔。

1916年9月,外蒙“独立”政府再次派遣巴布扎布率部内犯,准备与宗社党及其复辟势力里应外合,一举攻下北京,恢复清朝。行至南满铁路线上的郭家店车站附近,遭奉军截击,受重创后被迫退兵。途中,巴市扎布又投靠日本帝国主义,在日军军官参与下,率军3000余人,突然改变方向,横断兴安岭,取道林西,妄图南下赤峰、北京。

当时林西镇内兵力空虚,此前,都统常德胜率大部毅军增援开鲁未归。米振标得到报告后大惊,飞调常德胜回援,同时派亲兵营由马管带率领,第四营由管带石成金带领,两营约500名士兵前往平顶庙一带阻击。至查干沐沦河后,四营渡河构筑工事,亲兵营在河西岸的一个小村里用饭。这时,巴布扎布率领人马突然出现,势如骤风,从山上扑下来,四营猝不及防,几乎全军覆没,石成金战死。巴部乘势渡河,亲兵营也被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旧历九月十一日,巴布扎布的7000部队到达林西东门外,占据了东山,并向城内炮击。米振标将城外兵力撤入城内,紧闭四门,任何人不准出城,并用土袋垒死。巴布扎布的军队向林西的东门、南门冲击多次,遭到顽强抵抗,均被击退。战至午后,米振标将林西所剩的唯一一门大炮(其余炮均被常德胜带去增援开鲁),拉上西山炮台,由部下推荐一名叫徐克武的闲员炮目,用此炮向巴部阵地射击,第一炮落入冲城部队中,第二炮落入巴部东山炮阵地,当即将巴布扎布炸死(一说巴系在混乱中被其随从击毙),第三炮落入东山后预备队。巴部见主帅身亡,仓皇溃退。此战俘虏日本炮目三名,后解往承德。

1920年(民国九年),米振标率毅军撤离林西。林西商民得知毅军撒走的消息,自发起来欢送毅军。当知道毅军要从南门走时,北街、南街的大小商号都在路边摆摊,东西街的商号也把货摊摆在北街、南街。路两边摆满了成口袋的烧饼、点心及其他物品,准备馈送毅军将士,百姓夹道欢送毅军。毅军步兵排队前进,骑兵牵马而行。米振标见如此场面,异常激动地说,我们没为林西父老乡亲做什么事,乡亲们这样盛情欢送,我们感到非常惭愧……祝林西父老乡亲们平安。为了领受百姓的心意,毅军将士收下了一部分食品及其他礼物,大家莫无依依惜别。

沙俄吞并内蒙古地区的梦想,在中国各族人民的英勇斗争下,随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彻底破灭了。日本帝国主义策划的“满蒙独立运动”也没能如愿。赤峰军民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大力支持平叛,成为平叛战争胜利的关键,使俄日等国妄图促使内蒙古独立、妄图武力侵占内蒙古的阴谋失败,有力地捍卫了祖国的统一与完整。(于天慧)

       参考文献:

著者:《蒙古民族通史》编委会·《蒙古民族通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著者:邓一民·《热河革命史》·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15年4月。

著者:林西县地方志委员会·《林西县县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

著者:曹有席·《松山革命老区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15年8月。

著者:赤峰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赤峰市革命老区发展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2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