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生忘死 百世功勋》 之四 三区队党总支书记 赤西县县长 郝福鸿

2023/04/03  浏览量:     来源:宁城县老促会 赵阳(供稿)

       郝福鸿,1919年生,河北省遵化县平安城子镇后中滩村人。

1938年5月,中共中央指令晋察冀军区组建以宋时轮为司令员,邓华为政委的八路军第四纵队,从平(北京)西挺进冀东,配合中共冀热边特委举行冀东抗日大暴动。八路军主力部队的挺近,让冀东人民看到了希望,深受鼓舞。郝福鸿的父亲和郝福鸿的高级小学老师均是早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他们二人亲自将郝福鸿和他的胞弟送到第四纵队,让他们参加了革命。

郝福鸿到第四纵队,先在教导队接受培训,之后到包森支队下属的迁遵兴游击大队当指导员。这支游击大队的队长就是后来担任三区队一连连长的王好。在迁遵兴游击大队工作一段时间,郝福鸿又被调去担任包森支队长的秘书,之后又到五大队任指导员、党的分总支书记兼副官等。

1940年秋天,郝福鸿被选派到晋察冀边区抗日军政联合大学学习。1942年秋在联合大学毕业,又到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党校接受培训,至1943年初回到冀东,任口里三区队党总支书记。

1943年5月承平宁联合县建立,口外三区队组建,口里三区队改为九区队。7月郝福鸿被派到承平宁,任口外三区队党总支书记。

三区队党总支书记,主要负责部队的党务工作及政治思想工作,相当于团里的政治部主任。1944年2月,三区队打下宁城(小城子)之后,以连排为单位分散活动,郝福鸿带领一个排,向北打到赤峰初头郎、围场等地,以吸引敌人兵力,减轻宁城中心地区的压力。高桥牺牲之后,郝福鸿带领剩余的十几个人,保护中共承平宁联合县工委书记兼三区队政委黄云回到冀东根据地。

三区队部分人员回到冀东后,被编为迁青平支队,永潮生任支队长,郝福鸿任党总支书记,后任政委。1945年6月,迁青平支队一部分作为恢复口外根据地的三支北进支队之一,由郝福鸿任队长兼政委,在主力部队十一团的掩护下,再次挺进承平宁地区,将承平宁和宁赤联合县的干部送到各自工作的地区,之后返回冀东。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迁青平支队奉命出关与苏联红军会师。在支队长永潮生和政委郝福鸿率领下,迁青平支队于8月18日到达平泉小寺沟,在小寺沟与苏联红军会师。20日,迁青平支队进入平泉,接收当地日伪政权。1945年9月,迁青平支队被编为冀热辽军区二十五旅五十一团,永潮生任团长,郝福鸿任政委。后五十一团编为热河省军区三旅九团,鲍启祥任团长,郑紫明任政委,永潮生、郝福鸿同时改任副职。期间曾参加在马站城子歼灭杜耀庭国民党热河别动支队的战斗。

1946年10月,赤峰县分出赤西县,驻地初头郎,郝福鸿被派到赤西县任县长。之后,曾任热河省热中禁烟局局长、热河省政府干部科科长、热河省北进支队政委、热河省委财贸部政治部主任、热河省热中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四野补训第四师政治部副主任、北平(京)市南下工作团三分团教务处长、十五兵团直属机关政治处副主任等职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郝福鸿曾先后担任广东省军区东江军分区政治部代主任、东江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南军区粤中分区政治部主任、武汉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武汉军区政治部文化部部长等职务。

1964年,郝福鸿转入地方工作,担任中共河南省委财贸部政治部主任。1972年任河南农学院核心组组长,1975年极左回潮被免职。1976年12月再次恢复工作,先后任河南省知识青年办公室主任、省工交办公室副主任、省计划委员会主任、省直机关党工委书记、省委副秘书长等职。1979年当选河南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1981年当选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3年当选为河南省政协副主席,1989年离职休养。

郝福鸿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2005年6月17日,郝福鸿在河南省郑州市逝世,享年8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