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城抗日英雄谱】之《血洒宁城名垂千古》 ——赵洪武、李春阳烈士

2022/07/29  浏览量:     来源:宁城县老促会 “昨日再现”

英雄:赵洪武

赵洪武,原名赵丰伍,1911年生,河北省承德县大庙和家村人,农民出身。赵洪武体壮如牛,性情豪爽,嫉恶如仇,深受乡民拥戴。日军入侵热河之前任甲长,很能庇护乡里。热河沦陷之后,曾任伪甲长。

1942年,承平宁武装工作队挺进承平宁地区,武工队队长周治国动员赵洪武做两面政权(明着是日伪甲长,暗里从事抗日工作),赵洪武表示要干就真刀实枪地干,不愿意做什么两面政权。开始牵头组建承平宁武工队第三区游击队,并任队长。后来他到承平宁抗日游击大队二中队当侦察员。

1943冬的一天,天降大雪,承平宁游击大队二中队在宁城八里罕南场子与敌人遭遇,突出包围进入河北隆化境内,在隆化毛沟东沟又被日伪军包围,突围时他与队伍跑散,一人进入围场境内。围场与承德赵洪武的家乡毗邻,那里有他的熟人和朋友。他通过熟人和朋友,联系十几个人,在当地搞到几条枪,建立起一支新的抗日游击队,自任队长。承平宁联合县工委组织部长兼联合县办事处武装科长陈革十分欣赏赵洪武的勇敢和执着,正式任命他为游击队队长,并将一区区小队也并入他的游击队,总人数40多,编3个班。由于他带领的游击队作战较多,影响大,群众多称其游击队为“赵洪武游击队”,或称“赵队”。

1944年2月6日三区队袭击小城子后,日伪当局调集重兵进剿宁城地区。2月9日,陈革、宋兴邦在平泉石拉哈沟召集五区区长李惠友、游击队队长李新年、赵洪武等人开会,决定实施一些军事行动,分散日伪军的兵力,打击敌人进剿宁城地区的嚣张气焰。按着陈革的部署,赵洪武、李新年率领两支游击队,于当天下午就攻打了平泉洼子店卧龙岗樱桃沟的日伪警察分驻所,11日夜又攻打了宁城八里罕三岔口日伪警察分驻所。

1944年2到4月份,是宁 城地区抗日斗争形势最残酷的阶段。这段时间,日伪当局调到热河地区的军警总量达十万人之多,在宁城地区1万有余,到处追剿三区队和游击队。不畏强敌,敢打硬仗,誓与日寇血战到底的赵洪武,这段时间一直带领他的游击队活动在宁城地区,发誓要给高桥队长报仇。他把两根木檩用火烤黑佯装火炮,甚至公开给日伪八里罕警察署下战书,引诱敌人出击,寻机消灭。

1944年4月25日,赵洪武所率游击队在宁城大双庙龙潭沟柳条沟与日伪纪东(阁)讨伐队遭遇。战斗中,邢珠、钱玉文、李连奎、李景阳等5名战士冲出包围,10余名战士牺牲,赵洪武、巩书安等18人受伤被俘。敌人将18人用汽车拉到八里罕,封官许愿,诱劝投降。英雄们个个不为所动,破口大骂,表示杀剐随便,绝对不会投降卖国当汉奸。劝降无效,1944年4月26日,敌人用汽车将18人全部拉到八里罕河南棺材沟。日伪军警将18个人排成一排,在屠杀之前再一次威胁劝降。敌人首先把刺刀顶在赵洪武的胸膛,问他到底投降不投降。赵洪武仍然是破口大骂:投降?没门儿!要杀要剐痛快点儿,再过三十多年老子又是一条汉子,还和你们整!敌人第一个将赵洪武用刺刀刺死。敌人以此形式,将十八人全部杀害于八里罕河南棺材沟 。

前排正中为赵洪武雕像

英雄:李春阳

宁城县红色文化公园里的李春阳塑像

李春阳,1908年生,内蒙古宁城县石佛马杖子村石洞子沟人,农民出身。1943年3月初,高山(赵进英)、张野溪、蒋秀魁等人受承平宁武装工作队队长周治国派遣,到宁城驿马吐川石佛、山头一带开辟抗日新区,相继建立起第五区和第六区抗日民主政权。这一年的夏到秋季,三区队、承平宁游击大队二中队和五、六区基干队在这一地区连续打了多次胜仗,给了五区和六区人民以极大鼓舞。

李春阳曾读过私塾,有些文化,不擅农耕,喜欢经商,社会交际广泛,与承平宁武工队五、六区基干队队长张野溪有很多交往。在抗日斗争形势的影响下,经张野溪、高山等人动员,在他们的帮助下,李春阳于1943年末动员本村和邻村的孙生、刘品山、侯玉才、张明远、于泮芹、刘老十等20余人,建立起一支属于第六区的抗日游击队,李春阳被任命为游击队队长。

这支游击队建立时间不长,一次就为三区队筹集到小米两千余斤,解决了三区队的应急困难。三区队队长高桥十分重视这支土生土长的抗日武装,派副排长徐建堂到队里任副队长,帮助李春阳领导和建设这支队伍。同时还给了他们几支步枪和一些子弹。这支游击队很快发展到32人。

1944年4月9日,为了进一步武装游击队,增强游击队的战斗力,李春阳、徐建堂带领游击队到宁城榆树林子找伪甲长征集枪支子弹,在乡长子沟被伪满洲国热河第五军管区第五团一营包围。李春阳率队左冲右突,终因枪支子弹缺乏,敌人兵力众多,未能突出包围,与副队长徐建堂等十几人一起壮烈牺牲。

李春阳等人牺牲后,遗体被当地老百姓安葬于村旁。第二年,李春阳的父亲李峰将他的遗骨移回石洞子沟,安葬在了石洞子沟的东山坡上。因李春阳的妻子张氏故后与其合葬,故没有再向当地烈士陵园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