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1 浏览量: 作者:宁城融媒微信公众号 宁城县老促会 白亚新 来源:赤峰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宁城县黑里河镇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方面持续发力,着力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奋力建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样板区。
产业振兴厚培乡村振兴之壤。革命老区黑里河镇作为旅游小镇,一直秉持以旅游带动全镇各行业发展的理念搞经济,积极打造休闲娱乐旅游景区,用好红色资源,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增加客流量,以此带动本镇农家乐、土特产店、民宿、宾馆、酒店等68处经营场所快速发展,每年可创造几万至几十万的收入;镇区内建有打虎石、朝阳沟、八沟道等多处采摘园,具有露天果树林与大棚水果采摘于一体的的休闲旅游观光区,采摘园主要有葡萄、蓝莓、软枣猕猴桃、西瓜、圣女果、香瓜、沙果等多种水果供游客采摘,山楂果实可作为本镇山楂加工厂的原材料,制作为特产进行销售,通过延伸产业链条,以旅游为基础,利用农业资源增加农业产品销售量,助力本镇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黑里河镇产业发展新台阶。
人才振兴架设乡村振兴之翼。乡村振兴,关键靠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发展富民产业、深化乡村治理、解决群众难题,服务在群众身边,撬动农村发展,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镇区内企业公司积极招聘专业技术人才进行管理;村民积极成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土壤检测,探索适合本土种植的高产量农作物,在乌梁苏村种植大米,朝阳沟村、范杖子村等山地种植山楂,通过培训、考察、上网学习种植知识、技术,挖掘优势,以本地资源为基础,以人才推动发展。
文化振兴筑牢乡村振兴之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以文化之力从根本上达成观念上的振兴共识,同时借助文化的力量推动形成价值转化和内心的共鸣。保护文化遗址、遗产是文化振兴的助力、是“美丽乡村”的根与魂,黑里河镇境内有较为完整的古长城、烽火台得以保存,已制定标识标牌,并成立专人巡逻队伍,对其定期进行查看维护,将文化遗址、遗产以看得见的形式增强群众的文化认同感与民族团结意识;并且,黑里河镇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落地见效,通过文化惠民使文化在基层触手可及,每年在重要时间节点、农闲时间开展文化节活动、广场舞培训、广场舞比赛、村BA友谊篮球赛等活动,通过活动不断丰富村民的精神世界与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村民的文化意识,为实施文化振兴战略提供精神支撑。
生态振兴深植乡村振兴之根。黑里河镇始终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行动方针,将绿色生态作为发展的重要课题。2024年,自盆底沟村至大坝沟梁顶505沿线40公里种植花卉20余万平;完成抚育补植林木1.7万亩,开展树木病虫防害3.5万亩,经济林节水改造200余亩,村庄绿化美化50余亩;定期对河道、505沿线等易产生垃圾堆放的地区进行清理;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开展村庄清洁4000余人次,各村村民在做好维护门前环境、不乱堆乱放、做好日常清洁等工作的同时,还积极争评“美丽庭院”,将自治环境卫生从“外”延伸到“内”,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协调发展局面。
组织振兴夯实乡村振兴之本。乡村要振兴,关键是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不断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黑里河镇开展了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会,通过这场特殊的考试,各村晒出成绩、找到差距、激励奋发,各级党组织书记聚焦主业,形成比学赶超、追赶跨越的良好氛围,推动党建工作责任落地落实。黑里河镇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以组织力提升执行力,以“不变初心”造福百姓,为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黑里河镇将沿着乡村振兴主路线,风雨无阻迈向新征程。继续做老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勇闯者”,做为老区村民谋福祉、服务社会的“践行者”,当好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富民惠民的“排头兵”,以“五大振兴”助推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