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

2020/10/31  浏览量:   作者:童善友  来源:中国老区网

  金秋时节,喜传佳讯。10月20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内蒙古赤峰市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这是赤峰市自1993年首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以来,连续第九次获此殊荣。

  

  赤峰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人口大市,是革命老区、优抚大市,目前,赤峰确定的革命遗址遗迹300多处,统计牺牲烈士7162人,牺牲的烈士人数占到了内蒙古自治区的三分之一。赤峰地区在战争年代,共有8万多名热血青年参军参战,全地区扩兵2个骑兵师、7个步兵团,并组织了28万名民工支前,有7000多名英雄儿女捐躯疆场。赤峰人民在近现代革命斗争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革命老区赤峰市,无论烽烟岁月还是和平年代,这里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从不曾改变,无论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是抗美援朝战争,赤峰地区党政军民一直把拥军优属、支援前线战斗、支援部队建设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出现了掩护八路军壮烈牺牲的英雄、父母送儿子、妻子送郎参军的典型,积极支援前线的模范,解放战争时期民政部门组织救护队、担架队、运输队跟随赤峰组建的第四野战军八纵、十一纵队参战,有的随军一直打到广州。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中,赤峰地区广大青壮年踊跃报名参军。中共昭乌达盟委发出《关于募集慰劳品的通知》,各旗县积极开展《关于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和优待烈属军属的实施计划》三大活动。并开展慰问军烈属和为军烈属包耕包种活动。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号召,超额完成了“捐献战斗机两架、大炮一门、黄羊狍子1500只”的任务,各族人民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显示了中国人民大团结,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爱国爱党爱家的革命热情。战争年代和建国后,每到新年、春节,不论城镇、农村、牧区广大群众都自发行动起来,组织秧歌队、文艺演出队,携带肉、面、烟、酒,挨门逐户向烈军属、荣复军人拜年,送光荣灯、光荣花、挂光荣匾。小学生和农村妇女们年前帮助烈军属、荣复军人扫院子、搞卫生、碾米、磨面,使他们干净欢乐地过好年,这已经成为赤峰革命老区的光荣传统。年节期间,由各级党、政领导组团慰问,已形成传统和制度。

  从1993年开始,赤峰市连续9次被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九连冠”的荣誉说明赤峰市的双拥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近年来,赤峰市着眼新时期强军目标,全域共创,军地联动,双拥工作取得了新的可喜成绩。

  赤峰市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形成了上下成线、纵横成片,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组织架构,全面提升双拥工作服务保障效能。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大力支持部队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服务部队练兵备战,着力解决部队官兵“三后”问题。据统计,自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拨付各类资金13亿元,有效保证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累计接收自主就业退役士兵5266人,发放地方经济补助金4.77亿元;累计接收安置军转干部170人,接收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687人;为54名随军家属调转了工作,为229名随军未就业家属发放了生活补贴,优待军人子女入学804名,有效解决了部队官兵的后顾之忧。

  驻赤部队高度重视军地协作,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在承担抢险救灾、维稳处突任务及开展扶贫帮困、助学兴教、驻地共建等方面结出丰硕成果。自2016年以来,抢救财产总价值8000余万元,帮扶的13个嘎查村全部脱贫摘帽,援建了一批标准农田和饮水爬坡工程,累计出动兵力3000余人次、车辆机械750余台次支援地方项目建设和生态建设,为驻地训练民兵、保安、学生等近1万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市300多名退役军人工作者、6000多名退役军人积极参与社区街道防控工作并捐款捐物200余万元,6名现役军医积极报名驰援湖北。

  与此同时,赤峰市着力营造社会氛围,提升双拥工作实效。充分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双拥工作成果,开设了“双拥创建谱新篇”专栏,复刊《赤峰双拥通讯》月刊,市直属乌兰牧骑、赤峰玉龙之声歌舞团等社会团体连续4年为驻赤部队演出60余次,并举办了双拥知识竞赛、双拥书画比赛、国防讲座等活动22场,有力推动了双拥工作融入生活、深入人心。投资打造了漠南双拥文化长廊、长青公园、水上公园、民俗园、石博园等一系列双拥主题公园,培育形成了红色兵站、军嫂社区等双拥典型。军地联动,共同组织了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防教育主题活动,联合开展了“好军嫂”“情系国防最美家庭”“精神文明道德模范”等评选表彰活动,党政机关干部、中小学生在重大节日期间走进军史馆、国防教育展厅,参加驻赤部队“军营开放日”活动,使军民鱼水情更加浓厚。

  (于天慧)

相关文章